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我市严格执行水源红线管理制度,将现有水源保护区全面纳入三线一重点管控。 2023年,划定2个水源保护区,调整1个,依法撤销2个。划定21个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补给区,面积7.15平方公里。经化验分析,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达到类以上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水源总资产765.3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资产274.85亿元。
国家大剧院景观水工程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采用高效循环处理技术。进水水质为室外景观水,出水水质为生活饮用水。运行正常,水质稳定。市政及给排水方面,主要由子公司中交碧水建设负责,涵盖给排水、水厂等项目。 2018年,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工厂用水、管网末端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8.66%;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工厂用水、管网末端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84.62%、89.23%。
碧水源:5月8日接受机构调查,长江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机构参与。做好水源水质安全监测,让群众喝上安全水。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一季度全市水环境质量形势分析会,研究研判当前水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部署部署今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同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储备,储备项目6个,总投资1.93亿元。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我们利用无人机巡航、实时视频监控等手段,定期对饮用水源地进行集中巡查。点对点检查,发现问题,通过公开检查、暗访、公开曝光等方式倒逼整改。动态“归零”。
碧水源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8.21亿元,同比增长6.1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137.77万元,同比增长89.74%;扣非净利润8803.25万元,同比增长161.14%;负债率为61.61%,投资收益-568.06万元,财务费用7680.25万元,毛利率26.0%。
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益实现稳步提升。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公司一利五比的增长。碧水源2023年利润总额10.06亿元,同比增长3.75%;经营现金比率为3.70%。比上年增长0.60%;研发投入强度为4.23%,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碧水源(300070)主营业务:专业从事环保及水处理业务。
门头沟区再生水厂处理能力4万吨/日。采用MBR技术,出水水质达到灰水水质标准。每年可为门头沟地区提供1400万吨优质再生水。此外,我市持续开展嘉陵江、曲江、大洪河、榆林河等重点流域水体保护工作,落实一河一策和年度管理计划,每年开展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季度,及时开展水环境排查整治。近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