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法玻璃领域,金晶科技本来有一手好牌,可惜关键时刻选择了错误的策略。因此,金晶科技在TCO玻璃方面的技术储备值得肯定,但也需要一些理性的思考。金晶科技全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0,749.18万元,较2020年增加97,656.8万元,同比增长295.1%。对此,金晶科技也表示:该业务于2021年底、2022年初刚刚投入运营,相关业务收入尚未体现。
尤其是4月11日之后,金晶科技股价加速下跌,但鑫泰人寿却保持冷静,继续收集筹码。持股数量由当天的583万股增至6月30日的997万股。2020年,受益于玻璃行业的高景气,金晶科技业绩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41.7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07亿元,是2020年的近三倍。自2002年上市至今已20年,金晶科技累计募集资金3.218亿元,共派发股息7.86亿元,总体并不高。
自2021年6月28日进入大额收购金晶科技以来,直至2021年年报,上海驰耀持股持续减少,共计732万股。据上市公司公告,金晶科技TCO导电膜玻璃定位于碲化镉、钙钛矿电池等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金晶科技于2007年募集资金投资100万吨/年纯碱项目,2009年营收开始初具规模。事实上,无论是TCO玻璃还是光伏玻璃,都是金晶科技原有主营玻璃的延伸商业。
2018年开始,金晶科技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500T/D薄膜背板及面板玻璃生产线,定位为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辅助材料。加上浮法玻璃和纯碱板块后,金晶科技虽然营业收入有所波动,但上市以来的整体业绩还是不错的。这段时间几乎完美契合摩根大通持有金晶科技的时间。在此期间,股价大多明显高于购买时,收入也非常可观。
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光伏玻璃行业,过半的市场份额被信义光能(http://)和福莱特()夺走,而启明星辰科技仅获得1%。直到2019年,金晶科技又投产了另一条超白生产线,目前相关生产线数量已增至11条。金晶科技的特色技术是超白玻璃。是国内最早生产超白玻璃的厂家之一。 2005年7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块超白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7年,金晶科技还收购了山东海天生化,进军上游纯碱行业。
年报发布后,金晶科技股价持续下跌,上海驰耀又开始增持。截至2022年中报,其共增持167万股,排名第五大股东,持股860万股。此外,行业内2021年产能超过100万吨的企业有十几家,最高的接近400万吨/年。金晶科技的产能处于行业中游,总之整体表现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