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稀土配额总量环比增加10%,主要满足下游需求恢复。国外稀土需求巨大,每年配额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稀土走私。采矿和分离指标均较去年继续增长近20%。增量全部是北方稀土,即轻稀土。北方稀土开采、冶炼配额继续大幅增加。
作为一个占全球重稀土资源90%的国家,我们此时收紧重稀土开采和分离指标,这意味着重稀土将会出现需求增加但供应减少的短缺情况。重稀土持续涨价信号强烈。不过,当地稀土资源较多,但由于地质原因,湖南开采稀土一般采用氯化铵。取消配额制度的直接结果就是配额制度的取消。背后的解读是,显性的配额制度被取消了,但各种隐性的手段却是外国所不知道的。如果限制开采和出口的各项条款能够跟上,世界稀土市场预计将伤寒一段时间。
从今天公布的2023年稀土配额指标来看,轻稀土虽然有所增加,但可能不足以满足下游众多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不过,结论仍需市场检验。 2017年,随着风电、消费电子、工业电机等稀土永磁终端应用下游领域经济复苏的边际复苏,同时以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为主的领域,而数控机床保持较高增速,下游稀土需求的复苏将主要通过国家稀土配额的增加来满足。克隆产品,提高稀土附加值,在出口的同时寻求进口相关稀土产品。
经济复苏步伐预计将先放缓后加快。随着上半年国家稀土配额的释放以及需求的逐步恢复,预计前期稀土价格将高位震荡。随着下半年需求复苏的边际加强,加上传统旺季的到来,稀土价格预计将逐步上行。预计由于供应紧张,国内稀土价格很快将开始止跌回升。在供需关系紧张导致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未来稀土可能不再销售。价格。
随着黑色稀土退出、海外供应进入稳定期,国家配额率先主导稀土供应,稀土供应释放有序可控。前11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达到24866吨,远低于配额30611吨。需要稀土的下游行业还有很多,无需一一列举。疫情让我们的经济推迟了三年。现在社会已经彻底放松、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后对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稀土的需求激增,是必然的经济逻辑。
世界局势持续动荡,刺激军工行业持续增长,带动稀土需求增长。 (具体没具体说明,一架F35需要220公斤稀土金属,我们一架歼20需要多少?无论是风力发电、军用机器人、智能汽车,还是当今最流行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服务器)市场目前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支撑,它们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芯片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稀土尤其是重稀土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下游需求的高涨必然导致今年重稀土需求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