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疤痕效应造成的伤害,高善文认为,除了财务上重建资产负债表及权益科目,普通民众的心理修复同样需要时间。高善文认为,反对资本无序扩张的过程也无疑牵扯到安全关切,而互联网相对是资本无序扩张表现比较明显的一个领域。但高善文提醒的是,这个行业内部,国企相对非国企在估值层面的变化,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从PE,还是PB来看,国企相对非国企的相对估值体系总体相对比较稳定。
在此背景下,高善文通过分析长期收入增速等数据,表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修正总体上是一个正常的调整过程。谈及房地产泡沫,高善文认为,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销售、低开工率、违约压力蔓延的情况,并非典型的由供应过剩导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而更像是是房地产行业高周转模式内在脆弱性叠加疫情影响所带来的流动性危机。在剔除价格因素外,这一盈利水平之高处于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高善文表示:尽管安全的关切变得很重要,但第三象限所体现的全球合作领域,第四象限所体现的发展领域、全球化看起来仍然相当有生命力。高善文,1988-1995年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得博士学位。
关于房地产市场,高善文通过分析房价指数、租金指数、租金回报率等多方面的数据指出,从租金回报率所代表的估值水平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估值很可能已经回到了2017年到2018年之间的水平。第四象限的特征是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的高增长,典型代表是新能源汽车及专精特新企业。
在估值结构方面,高善文认为,在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条件下,估值体系与过去效率优先、追求增长的模式已产生显著的差异,为分析这一差异,高善文引出了增长与安全四大象限——首先象限的代表行业包括国防军工和电力设备,第二象限的代表是互联网,第三象限是家用电器,第四象限则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专精特新。
从代表市场供应压力的新房价格弹性来看,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最高,房地产的存货也是最多的,但是2013年在价格下跌过程之中,新房的价格弹性也是最大的。在疫情影响方面,高善文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预计在2023年二季度或更晚些时候开始,经济和社会生活基本上能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但在普通民众尤其是大量民众的疤痕效应得到比较显著的修复之前,疫情对于市场仍然存在一定的拖累因素。
高善文认为,一旦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比较显著的恢复,疤痕效应的消退带来总需求明显上升,那贸易账户的失衡就会得到非常大的修正。